随着社会发展,生育观念和生育计划正在发生变化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事业、经济、健康等因素选择推迟生育,但现实却并不总能如愿。面对生育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的问题,3月5日,全国人大代表胡小青提出建议:推广普及生育力保存技术,让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多一个选择。
胡小青,全国人大代表、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微创介入中心主任,同时也是该院肿瘤科副主任。长期以来,她一直关注生育健康问题。今年,她再次深入基层,走访县级医院、社区、托育机构和科研机构,倾听生育适龄人群的需求,并提出关于生育力保存技术推广的建议。
她表示,目前医学上已有多种生育力保存技术,如精子冷冻、卵子冷冻、胚胎冷冻等,它们就像一颗颗“种子”,可以在合适的时机“孵化”,让人们在更理想的状态下迎接新生命。这不仅为暂时不想生育的年轻人提供了保障,也给因疾病、职业规划等原因面临生育挑战的人群带来了希望。
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推迟生育。然而,现实是女性的生育力在30岁以后开始下降,35岁之后更是急剧减少,男性的精子质量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。与此同时,部分年轻人因患癌等疾病,不得不接受化疗或放疗,而这些治疗往往会影响生育能力。
胡小青认为,如果能在年轻时通过冷冻精子、卵子或胚胎技术保存生育力,那么等到经济、事业、身体状况合适的时候,就能拥有更大的生育主动权。这不仅是对个人生育选择的尊重,也是对生命权的一种保护。
虽然生育力保存技术已经在一些大城市逐步普及,但在全国范围内,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基层医疗机构,相关技术的可及性仍然较低。胡小青提出,要从政策、科普、经济支持等多方面入手,推动这项技术的普及和规范发展。
许多人对生育力保存技术仍然不了解,甚至存在误解。胡小青建议,政府和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科普讲座、媒体宣传、学校健康教育等方式,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理性看待生育力保存技术,帮助他们科学规划生育。
胡小青建议,国家应加大对生育力保存技术的支持力度,比如将相关技术纳入医保或提供一定的补贴,降低年轻人选择这项技术的经济门槛。
部分网友对生育力保存技术的安全性表示担忧,例如**“冷冻的精子、卵子安全吗?”、“会不会被滥用?”。对此,胡小青强调,必须在推广的同时,加强法律监管和技术规范**,确保每一位选择生育力保存的人都能得到安全、合法、受保护的服务。
此建议一经提出,立即引发网友热议。有人对技术的安全性和费用问题表示担忧:“这笔钱谁出?确定不会被卖了或者成为别人的?” 但也有不少人表示支持:“这个提议很好,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权!” 还有网友感慨:“年龄大了想生,却发现生育力已经下降了,早知道早点冷冻卵子就好了!”
生育从来都不该是被迫的决定,而应该是个人自由意愿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选择。在社会观念日益开放、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生育力保存技术的推广无疑将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可能,让他们在追求梦想的同时,也能拥有一个更加可控的生育未来。